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是在原91590金沙游艺场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、91590金沙游艺场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所的基础上,通过资源和人才整合,经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于2003年12月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。
实验室以作物遗传改良和种质资源收集、创新为总体目标,以发掘主要作物和牧草种质资源中重要农艺性状基因、抗旱耐盐基因、抗病虫基因、有效成分基因为重点,进行功能基因克隆、鉴定和利用;构建遗传图谱;建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细胞工程育种体系。将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,从作物的群体水平、个体水平、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农作物的遗传行为,为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新理论、新技术、新方法、新材料和新品种。
实验室下设5个功能实验室:基因工程室、分子标记室、细胞工程室、种质资源室、植物组织快繁室。现有固定科研人员28人,其中研究员1人,教授10人,副教授8人,团队中从事马铃薯育种的科研人员11人,小麦遗传育种5人,油菜育种2人,玉米遗传育种4人,植物病理研究2人,植物保护2人,微生物与免疫学1人;客座人员11人,研究员9人,教授2人。实验室实行“统一管理、分级负责、责任到人、全面开放”的运行与管理机制。
http://zdsysh.gsau.edu.cn/